欢迎来到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教务处
教务处
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资讯  教学研究
传统授课需要套路,主动学习融入课堂
作者:jwk    时间:2016-12-26    来源:

一、授课方式是个事儿

一所学校、教师站在讲台上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这是几千年流传至今的传统教学方式。英语中,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被称作“lecture”。翻看美国各大高校本科生课程表,尤其是大一大二的通识教育阶段,最普遍的授课方式便是“lecture”。如今,这种教学法备受诟病,因为它的课堂形式单一,教师发出信息,学生被动接受。 在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必修的基础物理课早已摒弃讲课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为理念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角,他们亲自尝试物理实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任课老师会走到他们中间,旁听或指导。美国顶尖名校的物理课越来越普遍地采用主动学习模式,斯坦福大学物理教授卡尔〃威曼和哈佛大学教授艾瑞克〃麦哲都是主动学习理念的推崇者,他们认为在物理课上听老师滔滔不绝讲课等同于通过观看电视的马拉松比赛来学习跑步。 20167月《大西洋月刊》刊登《大学真的应该摒弃讲课吗?》,该文指出,美国近期通过对225STEM(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为代表的科学学科专业)领域教学案例的统计发现,采用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能有效降低学生挂科率36%,并且他们的平均成绩也比采用lecture方式上课的学生高出很多。课堂人数较少的小班学生在学习成果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他们与老师互动更多,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二、教师要学会课堂“讲故事”

然而,是不是全部课程活动都适合主动式学习?这值得探讨。《大学真的应该摒弃讲课吗?》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该文作者克里斯汀〃格罗斯曾在美国高校当过多年讲师,她回忆博士毕业面试讲师试讲时的紧张窘态,深知自己当年缺乏课堂演讲技能:“倘若我是讲台下听课的学生,我的表现很难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从来没有被培训过如何站在课堂上讲课。”她认为,因为教师授课水平有限而导致学生吸收知识效果差,这才是学生在lecture课上学习效果欠佳的根本原因,而不是lecture这种授课方式本身。事实上,像格罗斯这样的没有接受过讲课培训的老师并非少数,几乎所有美国高校教师都是自我摸索出讲课要领及风格。他们在研究生阶段做教授的助教,从批改作业、引导小组的课堂讨论,到逐渐负责课程任教,然后拿到学位,直接申请高校的教职岗位,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并没接受过如何讲课的培训。即使有的高校有培训,其内容也大多是针对课堂科技的使用或者翻转课堂理念的介绍。 无独有偶,格罗斯的文章发表后,引来了不少拥护者。一位英语系教授给《高等教育内参》投稿:“我很擅长一对一地指导学生,但面对教室里坐着的众多学生,让自己表现得聪明、有趣又有逻辑、滔滔不绝地讲授,真的很难,这需要太多时间准备。”这位教授后来花了五年时间锻炼自己的授课技巧。他离开了美国大学课堂,投身于公益组织,他进行大量的演讲,向客户阐述其组织的成绩,说服他们掏钱。这位教师的演讲技能越发熟练,他知道何时停顿、何时引入互动、何时提高嗓门,深谙如何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五年后,他重返大学课堂,此时站在讲台上的他再没有当年的不适,他清楚知道自己该如何“讲故事”,他课堂上讲的知识点和课下布的阅读资料不完全重复,考试内容则包含上述两部分,他会不定期在课上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他会说:“我在之前的课上讲过,快翻翻你的笔记。”为了对付突如其来的“刁难”,学生要想顺利通过考核必须按时上课并专心听讲。

格罗斯和这位英语教授都认为,擅长抢占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教师或者演说家令人艳羡的口才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与积累。不幸的是,美国高校疏于对教师这方面的培养。

三、“主动学习”可以融入传授模式课堂

《大学真的应该摒弃讲课吗?》刊登后,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开始为lecture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叫屈。很多教育者阐明,丰富课堂内容,例如引入课堂小组讨论、加入教学视频播放、邀请客座嘉宾、使用科技产品以加强师生互动,等等,都是有效提升lecture质量的方式。传统的授课方式与目前推崇的“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并不矛盾,即使是在lecture课堂上,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主动式学习。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教书、研究方向为科技与学习的约书亚〃金表示,美国高校的教与学中心并不是号召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在积极引导课堂融入更多的学生参与方式。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方式必然不能被接受,教师要学会如何在课堂上“讲故事”,让学生融入其中。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让教师引导、辅助、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四、传统授课需要“套路”

如何才能讲好一门课?显然需要授课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做到。教师授课好不好,还需要看其“套路”深不深。那么,怎样的“套路”才可能帮助教师收获理想的授课效果?而教师又该如何将之付诸实践呢?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艾伯利教学卓越与教育创新中心就为该校的教师提供了一系列授课“套路”。卡内基梅隆大学希望该校教师通过授课,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困惑,传递能够补充或者提升阅读效果的前沿信息,通过讲解晦涩难懂的概念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够培养、提升学生对新知识领域的兴趣。

要点一: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1.以课程简介、课程大纲、课程计划以及视觉呈现为切入点。用以保障学生能清楚在课上所要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中所用资料和以往的资料以及待发资料之间的联系、为什么要花费时间学习并理解这些知识。2.授课过程中标识内容过渡的提示性话语。这些话语旨在提醒学生课程要点、难点以及一些听起来有悖直觉的话语。3.举例说明。教师授课时一定要学会举例或类比,通过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熟知的概念相结合,使资料或教材变得通俗易懂,从而使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知识,并在大脑中建立起更加牢固的知识链。4.注重定期总结。作为新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新知识会对他们的记忆力造成沉重负担,因而定期总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记忆压力,有助于学生分解信息,从而易于理解。

要点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是以可预测的方式在发生变化。在上课最初的几分钟里,学生注意力水平最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注意力会下滑并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临近下课时,注意力水平会有所提高,并呈现些许波动。因此,有关教学研究的发现表明,教师需要根据这一规律提醒学生集中精力。 1.注重联系实际。通过将所使用的材料同当下时事、流行文化、社会热点或学生兴趣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表达教师本人对问题或项目的浓厚兴趣。该种策略表明,如果教师抛出的问题或项目能够让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那么它也会引发学生去认真研习。3.适当运用幽默元素。幽默可以成为强大的学习动力。将卡通、影视娱乐等元素引入课堂或者在上课过程中插入恰当的笑话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授课与评估/测试相结合。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欢迎他们在课堂间隙时间来找老师解决课后作业中存在的难题,而课后作业将会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课。

要点三: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除了一些较为常规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例如举手发言、随机提问,教师还有些活动可以有效打破课堂的单向模式。例如暂停讲课,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将学生分成两人小组或三人小组,并布简单的交流讨论任务;预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各自观点;要求学生集体讨论;安排思考并讨论个案的环节;预留时间让学生对课堂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尝试应用课堂应答系统,如Clicker等。

(摘选自2016年第11期《麦可思研究》,作者:王璐艳;2016-11-14“麦可思”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