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是专业亮黄灯,一头是法学专业人才缺口大,在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看来,两者并不矛盾。“法学专业办得好不好,绝不是就业率一个数字所能反映的。”法院进人和工厂招人完全不同。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的招人标准不是合格者上,而是“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目前,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达700多所。说到人才培养现状,叶青坦言,不同的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差距太大,粗放式的法学教育已经被贴上了“就业难”、“产销不对路”的标签,这是事实。叶青介绍不同办学层次的院校和高校法学院,目前在人才培养上也正在形成分水岭。“办学质量相对高的院校和法学院,眼下思考的是创新机制,培养行业期待的拔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而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院校,现在要考虑的是今后如何生存,也就是关停并转的问题。”很多业界专家预言,明年即将实施的司法考试“新政”,将会成为加剧法学专业大洗牌的导火索。未来的法学教育也会向职业化教育和精英化教育回归。叶青说,今后,只有办学质量过关的精英院校,或在研究细分领域有专长的大学法学院,才能在“大洗牌”中站稳脚跟、走出上扬的发展轨迹。
摘自《文汇报》7.26